来源:每日商报
| 发布:
2011/1/10
| 查看:
2948
次
(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讯)目前义乌工商学院8800余名全日制学生中,有1800余名学生在自主创业,其中开网店、做网商的有1200余人,学生网商中达到皇冠级别的已有20余人,达到钻石级别的网店有500多个,大学生自主创业成为工商学院大学生活的重要一部分。
近日,义乌工商学院被确立为浙江省创新创业型大学试点高校,如何围绕创业教育成为2011年第一场学院沙龙活动的主题,而已经成为大学生创业先锋标本的工商学院网商大军又该如何高位突破,成为与会者的争论焦点。
创意园孵化创业
去年12月24日,义乌创意园确定2011年园区入驻企业名单。55家老企业中,有10家由于经营不善惨遭淘汰,6家企业被勒令整改。此外,有16家经过严格审查的企业将新入驻创意园。
创意园工作人员表示,园区对新入驻的企业创新能力,设计、研发技术均有较高要求,但报名入园的企业却多达上百家,报名企业主要集中在产品设计、平面设计、摄影、环境艺术设计等设计类相关行业。
创意园的一家广告公司客户经理告诉记者,该公司的主营业务为淘宝店主进行更加专业化的产品表达和网店包装等,去年是发展最快的一年。
义乌工商学院创业教育研究所所长贾少华教授告诉记者,中国的大学教育只能说是一种“就业教育”,要从“就业教育”转到“创业教育”,这需要整体性、全方位的变革和调整。没有学校领导思想的转变、观念的更新,“创业教育”只能是“贴贴标签”、“呼呼口号”。他认为,当前工商学院正在进行的创业教育,与传统教育中的“就业教育”是两种不同的价值追求,是两种不同的思想体系,因而也应该具有完全不同的教育模式。
制度破冰,为学生创业护航
“电子商务创业门槛低、风险小,很适合在校大学生创业。”被电子商务界誉为“创业教父”的贾少华教授提出了“大学生人人皆可创业”的观点。
自2007年以来,义乌工商学院推出的一系列有利于学生网上创业的举措备受社会关注,该校先后培养出了像何洪伟、杨甫刚、王佳荥等一大批大学生网商。何洪伟、杨甫刚入选“2009中国大学创业富豪榜”,何洪伟还被评为“全球十大网商”,他创办的义乌市万客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年销售额超一亿元。
面对外界对高校制度改革和大学生创业的种种非议,义乌工商学院走出了“创业教育”实现学生创业价值观的培育和塑造,以依托义乌国际商贸城的资源优势,因地制宜地完成创业教育体系的架构。不过,贾少华称,创业教育需要有新的知识观、学业观、质量观、专业观,要想学生创业获得更好的发展空间,大学领导尤为关键,而对于任命产生的一些大学领导而言除了擅长念秘书写的稿子外真的也说不出什么,这样的制度通病是难以有所作为的。
他表示,高校创业教育需要完善“一把手”说了算的“顶层设计”思路。如果“一把手”没有思想或没有胆量,都是行不通的。“创业教育”是对“就业教育”的变革,要变教师的“教”为学生的“学”,要持续推进工商学院学生的创业激情,要想让创业教育不流于形式,就必须要有校领导的产生、考评、罢免和换脑的新机制,建立更为积极主动的创业型机制和营造良好的大学生创业氛围,为大学生创业进行制度破冰,保驾护航。